黑心菊,菊科,金光菊属,一二年生草本。花心隆起,紫褐色,周边瓣状小花金黄色。花期自初夏至降霜。栽培变种边花有桐棕、栗褐色,重瓣和半重瓣类型。
花心有橄榄绿的“爱尔兰眼睛”,及花序径大至15厘米的四倍体,花色除黄色外,有各季红花和双色。原产美国东部地区。耐寒性不强,华中地区尚可秋播,露地越冬。亦可作切花。
形态特征:黑心菊为菊科金光菊属,一二年生,株高60-100cm,茎较粗壮,被软毛,稍分枝,具翼。黑心菊的近根出叶,上部叶互生,叶匙形及阔披针形,叶缘具粗齿。头状花序。互生叶粗糙,长椭圆形至狭披针形,长10~15cm,叶基下延至茎呈翼状,羽状分裂,5-7裂,茎生叶3-5裂,边缘具稀锯齿。
黑心菊为头状花序8-9cm,径约2.5~5cm,伞房状着生,具短梗;重瓣花,舌状花黄色,有时有棕色黄带,管状花暗棕色。头状花序,舌状花中性,长1.5~2cm,黄色、褐紫色或具两色条纹;管状花褐色至紫色,密集成圆球形;黑心菊花期6~10月。
生长习性:黑心菊在露地适应性很强,较耐寒,很耐旱,不择土壤,极易栽培,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及向阳处栽植,喜向阳通风的环境。黑心菊主产北美,多年生草本。
一般作1-2年生栽培,枝叶粗糙,全株被毛,近根出叶,上部叶互生,叶匙形及阔披针形,头状花序,呈半球形。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向阳通风的环境,一般土壤均可栽培,花期5-9月。
黑心菊的栽培技术
育苗:生产上繁育苗木多用分株和组织培养。分株通常3年分株一次,一般在4—5月间把温室促成栽培的老植株挖出切分,每株带叶4—5片,另行栽植即可。
组织培养是利用生物技术快速繁育苗木的一种方法,一般种植者不具备组织繁殖的条件,可以直接购买组培商品苗种植。但往往由于这些组培苗较小,需要养成大苗后再在温室定植。
定植前的准备
整地:整地时需要深翻,深度应在25cm以上。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施肥量以每100m2圈肥200kg或油渣100kg加过磷酸钙10kg,草木灰100kg为宜。
土壤:应以疏松通气良好的砂壤土为佳,PH值应在6.5左右,过碱应适当调整,否则叶色发黄,生长衰弱。起垄:温室种植起垄最好。种植畦作成一垄一沟的形式,一般垄宽40cm、沟宽30cm。
定植方法:苗木栽在垄上,双行交错栽植,株距25cm、栽植时宜浅勿深,以根颈露于地表为准。栽植过深容易引起根颈腐烂。定植后,只在沟内灌水。
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温度、光照管理:黑心菊喜温暖、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栽培环境。植株生长期最适温度为20-25℃,白天不超过26℃,夜间在10--15℃以上。在适宜的温度下,植株可以不休眠而继续生长开花。冬季由于光照不足而应增强光照,夏季由于光照过强而适当遮光,并通过遮阴而降温,防止因高温而引起休眠。
水肥管理新植小苗应适当控水蹲苗,苗期后,充足供水促进生长;花期灌水,切勿使叶丛中心钻水,引起花芽腐烂。黑心菊花大、叶多,生长期间消耗养分多,应及时追肥补充。
需要氮、磷、钾的比例约为15:8:25,特别在花期,应提高磷、钾肥的施用量:每100m2每次用硝酸钾0.4kg,硝酸铵0.2kg或磷酸铵0.2kg,每10天一次。清除老叶叶子过密时,需将植株外层老叶、病叶及时摘除。
以改善光照通风条件,减少病虫害,且有利于新叶和花芽的发育和生长,提高产量。采收以花头最外层舌状花与花茎垂直为最佳采收期,方法是自花茎与叶簇相连基部用手向侧方拉取,置于清水中,套袋以利运输。
栽培要点:发芽适温,21℃-30℃,生长适温:10℃-30℃播种期:春至秋,开花期:夏至秋。
种植:春、夏、秋气温在21℃-30℃均可播种,土质以排水良好。约15天发芽。肥沃壤土,日照充足,半日照也能正常生长。8片叶移植,成活后适当施肥,浇水,开花期,炎夏应适当遮阴,以利保持花艳丽。花后剪除残枝叶可促再生。注意防止排水不良,产生根腐病。
种子采收:收获部位为黑心菊的头状花序。通常在每年8~9月间,选择瘦果大部分成熟的头状花序剪下,把它们晒干后置于干燥阴凉处,集中去杂,清选出种子。
分级:所采收的种子应该在保证本种净度、正常含水量、无异物污染之前提下进行分级:一级种子的萌发率≥98%;二级种子的萌发率≥95%;三级种子的萌发率≥92%。在使用时,各级种子的萌发率允许低于相应标准的5%。
包装:黑心菊的种子粒径较小,千粒重0.37克。多采用防潮的纸袋作为内包装;印有说明的纸袋作为外包装。注意在操作时勿与其他等级的种子弄混。批发装:内盛种子500~1000克;零售装:内盛种子0.1~0.2克。
保鲜管理:可以将种子置于干燥避光、通风良好、环境温度在5~10℃之处进行贮藏。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处理,黑心菊的种子通常能够存放1年而不致影响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