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毒,别名:断肠草、拔萝卜、燕子花、馒头花,拉丁文名:Stellera chamaejasme Linn. 瑞香科、狼毒属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木质,粗壮,圆柱形,不分枝或分枝,表面棕色,内面淡黄色;
茎直立,丛生,不分枝,纤细,绿色,有时带紫色,无毛,草质,基部木质化,有时具棕色鳞片。叶散生,稀对生或近轮生,薄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长圆形。
上部被淡黄色丝状柔毛,花柱短,柱头头状,顶端微被黄色柔毛。果实圆锥形,上部或顶部有灰白色柔毛,为宿存的花萼筒所包围;种皮膜质,淡紫色。花期4-6月,果期7-9月。
形态特征:序单生二歧分枝的顶端,无柄;总苞钟状,具白色柔毛,高约4毫米,直径4-5毫米,边缘4裂,裂片圆形,具白色柔毛;腺体4,半圆形,淡褐色。雄花多枚,伸出总苞之外;雌花1枚,子房柄长3-5毫米;子房密被白色长柔毛;花柱3,中部以下合生;柱头不分裂,中部微凹。
蒴果卵球状,长约6 毫米,直径6-7毫米,被白色长柔毛;果柄长达5毫米;花柱宿存;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扁球状,长与直径均约4毫米,灰褐色,腹面条纹不清;种阜无柄。花果期5-7月。
该属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和山东(烟台、崂山)。生于海拔100-600米的草原、干燥丘陵坡地、多石砾干山坡及阳坡稀疏的松林下。分布于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模式标本采自达乌里。根入药,主治结核类、疮瘘癣类等,有毒。
生长习性:生于海拔2600-4200米的干燥而向阳的高山草坡、草坪或河滩台地。分布于中国北部、西北部高原荒漠及西南高原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产我国北方各省区及西南地区。生于海拔2600-4200米的干燥而向阳的高山草坡、草坪或河滩台地。
狼毒的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狼毒对土壤要求不严,房前、屋后、边地、山坡等处均可栽种。全垦,深耕碎土耙平,施入底肥,开排水沟,畦长不限。
分根繁殖:狼毒主要用分根繁殖。将地下根茎挖起,选粗壮带芽者,剪成长根段备用。并喷施新高脂膜,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然后将根段横向按在沟内,上盖垃圾泥和焦泥灰,再覆土压实。
田间管理:狼毒幼苗生长缓慢,应及时除草。定植返青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雨季注意排水,以免烂根。并适时喷施药材根大灵,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
病害防治:狼毒虫害可使树体衰弱、抗病能力差、病毒易侵染,要根据植保措施喷洒药剂灭虫,并同时加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在秋末冬初,做好越冬抗寒准备,为来年丰产增收奠定基础。
狼毒的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狼毒花是多年生植物。在高海拔一般是瑞香科,这种花花开之前是红色,开出的花却是白色的,一株上可开10~20朵,每朵5个花瓣,每朵的长度约为0.5厘米左右,很小,但很可爱。
在高海拔的地域,由于枝叶有毒被牧民发现,便给它取了个与它的美感十分不符的名字。由于它是一种草本植物,叶是互生形的,花也十分漂亮,所以是完全可以用来欣赏的。
恶疾风疮:狼毒的药用价值还体现在能和秦艽研末,每天搭配上温热的酒一起喝下去,坚持几天,你会看到毒疮就明显好转了,连续用上几次,就彻底好了。对于多年形成的疥癞等,也可以将狼毒和生研、炒研等经过合理配伍之后,研末,并在混合上油,每天涂抹患处,同时还能用鼻子吸收药物的味道,促进效果展现。
杀虫消肿:对于有虫疥的病人,可直接将狼毒捣碎了,然后配上猪油、马油,调和好每天晚上涂抹患处,效果很好。狼毒对于很多寄生虫病,可通过内服的方法,促进虫体排出体内。这也是狼毒的药用价值的一个方面,很受民间欢迎。
狼毒消积:一些人因为吃的太多了,胃肠道消化功能不良了,肚子会鼓胀难受,此时可选择狼毒和附子等搭配起来,捣碎了,并做成丸剂,每天在饭前吃几颗,改善积食的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