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花,学名蕺叶秋海棠,七星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倒鳞秋海棠中国的特有植物,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匍匐,节处着地生根,叶均基生,叶片两侧不相等,轮廓卵形至宽卵形,上面褐绿色,散生直或弯的长毛。

下面淡褐绿色,沿脉有短刺毛,花葶近无毛或无毛,花少数,通常白色,稀粉红色,花梗被卷曲疏柔毛;花被片外面2枚宽卵形,花药倒卵形,花梗被卷曲疏柔毛;花被片极不相等,外面的近圆形、宽长圆形或宽卵形,子房呈椭圆体,蒴果下垂,果梗无毛,轮廓倒卵长圆形,种子极多数,6月开花,8月结果。

七星花的花语:中国人予以“相思”、“苦恋”。这在陆游与唐婉、宝玉与黛玉的相恋过程中,秋海棠都成为相思、苦恋的见证。法国人则将秋海棠视为真挚的友谊。欧美花语组合认为秋海棠是亲切、诚恳的意思。

形态特征:七星花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节处着地生根,长圆柱状,细弱,直径2-3毫米,具有多数长短不等的纤维状之根。七星花蒴果下垂,果梗长1.5-2.5厘米,无毛,轮廓倒卵长圆形。

长10-13厘米,直径7-9毫米,无毛,具不等3翅,大的舌状,长13-17毫米,宽5-9毫米,另2翅较窄,长3-5毫米,均无毛;种子极多数,长圆形,淡褐色,无毛。七星花花期6月,果期8月。

生长习性:七星花生于海拔1750-1820米的山坡阴湿处。有人工引种栽培。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迅速,茎叶茂盛,花色鲜艳。生长适温为19-24℃,冬季温度不低于10℃,否则叶片易受冻,但根茎较耐寒。

秋海棠对光照的反映是敏感的。一般适合在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长,在强光下易造成叶片灼伤。适宜的光照强度,根茎类为200-300lx。另外对光周期反应也十分明显。在短日照和夜间温度21℃的条件下,花期明显推迟。

野生种排水好,腐叶土层的林下或岩石缝隙中,这对根部生长和发育极为有利。盆栽秋海棠的常用堆肥土、腐叶土和炭土。碱性或粘重,易板结的土壤作为盆栽用途,不利于新根生长、导致茎叶矮小,色彩暗淡,易引起萎黄病。适合生长在pH值6.5-7.5的中性土壤。

七星花的栽培技术

遮阴:秋海棠应于温室中栽培,适当遮阴。因为温室环境可以使植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例如雨水落在植株上。若秋海棠叶片过湿的话很容易传染细菌性斑点病,该病是一种严重病害。

通风:正确的生长空间布置也是生产出健康植株的关键因素,空间过密会导致叶柄过长、株形松散,植病性减弱,叶片也更容易传染细菌性斑点病;而摆放过稀的话,植物浇水后很容易失水,在通风较好室尤其如此。

水肥:适度的水分,茎叶柔嫩、多汁、含有丰富的水分。由于自然生长与湿度较大的林下或沟谷地带。因此,提供了一个湿润的生态环境对秋海棠的生长极为有利,特别是盆栽秋海棠,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

如温度高,水分供应不足,茎叶易凋萎倒伏,直接影响生长,严重时茎叶皱缩死亡。相反,供水过量,盆内出现积水,易于因其根部腐烂。观叶类秋海棠夏季正值茎叶生长旺盛期。

除供给足量水分歪,每天喷雾数次,模拟相对湿度较高的林下生态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56%-60%。这样,茎叶生长繁茂,色泽鲜艳,娇嫩。冬季秋海棠生长缓慢,供水相应减少。

为了节约用水,鼓励采用滴灌或其他地下灌溉的方式进行观叶秋海棠浇水、施肥等工作,这样以减少细菌性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另外在浇水时尽量减少采用植株顶部灌溉的方式。

以泥炭为主的商业基质由于透气性和持水性都比较好,很适合秋海棠的生长,生产者一定要采用洁的基质进行秋海棠的生产。肥料的比例以N:P:K为3:1:2或2:1:2为好,再补充微量元素即可。记肥料浓度不可过高,否则积累在根系周围很容易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