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子别名:宝塔菜、地蚕、甘露子、土人参、地轱辘、螺丝菜,地环儿。甘露子多年生草本,高13~23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白棕色狭鳞片。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的作用。药材基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全草或块茎入药。

甘露子为唇形科水苏属中能形成块茎的栽培种,著名产地有江苏扬州、河南偃师、湖北荆门和青海西宁等地。

甘露子以块茎供食用,肉质脆嫩,具有润肺益肾、滋阴补血的功能,可治疗气喘、肺虚咳嗽、肾虚腰疼、淋巴结核、肺结核、咳血等疾病。

每百克食用部分含有蛋白质2.2克—5.5克、脂肪0.3克、糖类17克—20.3克、维生素A5个国际单位、维生素B10.2毫克、维生素B20.1毫克、维生素C6毫克、钙32毫克、磷88毫克、铁0.6毫克。甘露子的腌制品是扬州酱菜中的上品,闻名中外。

形态特征:轮伞花序具6花,组成长5-15厘米穗状花序;下部苞叶卵状披针形,上部苞叶披针形,无柄,近全缘,小苞片线形。花梗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窄钟形,长约9毫米,被腺柔毛,内面无毛,10脉稍明显;

萼齿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长约4毫米,具刺尖,微反折;花冠粉红或紫红色,下唇具紫斑,长约1.3厘米,冠筒长约9毫米,近基部前方微囊状,被微柔毛,运檐被微柔毛,内面无毛,上唇长圆形,长4毫米,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宽约3.5毫米,侧裂片卵形。

生长习性:甘露子喜生温湿地或近水处,不耐高温、干旱,遇霜枯死。采收储藏:夏秋采全草,秋季采挖块茎,洗净,鲜用或晒干。甘露子为短日照作物,喜温暖潮湿气候,不耐高温和干旱,宜在无霜期栽培。

越冬的地下茎,于3月下旬当土壤温度为8℃左右时开始萌芽,“清明”前后出土。当气温为20℃~24℃时,生长旺盛.8~9月间,气温稳定在28℃左右,植株开花并抽生匍匐茎。以后,地上部分生长逐渐缓慢,而匍匐茎先端数节开始膨大形成块茎。10月份食用部分已充分长大,11月份以后,地上部分枯死。

甘露子的繁殖方式:种子。

用根茎或种子繁殖。生产上以根茎繁殖为主。根茎繁殖:在采挖根茎时,选色白、粗壮、幼嫩的根茎,切成10-15cm长小段,按行距30-45cm,株距15-20cm,立即栽种,每穴栽2-3段,覆土厚5cm,稍镇压后浇水。

甘露子的文化背景

名字由来:甘露子属唇形花科、水苏属,1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块茎供食,因味甘甜叫“甘露子”,又因外形似蚕蛹故名“甘露子”。甘露子花结的籽很像荆芥子。甘露子的地下茎就像珠子相连在一起,形状很像老蚕。

历史文化:甘露子原产亚洲东部,中国自古就有栽培,明朝《农政全书》(1628年)有关甘露子栽培和利用方法的记载。17世纪末传入日本,1882年引入欧洲,19世纪才传入美国。

别称:甘露儿、宝塔菜、地蚕、螺狮菜、地古瘤地灵、石蚕(《本草图经》),石奇蛇(《生草药性备要》),石祁蛇(《岭南采药录》),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间草药》),白毛岩蚕、岩蚕(《浙江民间草药》),老鼠尾(《泉州本草》)。

土知母、墙蛇、石蚯蚓、飞线蜈蚣(《闽东本草》),上核树、骨蛇药、马骝尾、筋碎补(《广西药植名录》),白毛蛇(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白毛骨碎补(《福建中草药》),石岩蚕、白花石蚕、毛石蚕(《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冬种的于次年春出苗,春种10d左右出苗。每1hm2用种量750-900kg。种子繁殖:种子采收后,于3-4月间条播,行距30cm,播后覆土,稍加镇压。种子发芽率50%-60%。土壤温度在17-20℃左右,有足够的温度播种后,约10d左右出苗。每1hm2播种量3.75kg。

甘露子的作用用途

观赏价值:甘露子常做观赏植物,因形似蚕宝宝,颇为奇特,1996~2000年间,坊间伪称是新鲜的「冬虫夏草」而声名大噪,价钱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