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学名:Chimonanthus praecox)是腊梅科腊梅属的植物。分布于朝鲜、美洲、日本、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南、福建、山东、江苏、安徽、云南、河南、湖北、浙江、四川、贵州、陕西、江西等地区,生长于海拔300米至7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地林中。
蜡梅的“蜡”,很多人都一直以为是“腊”。这是因为蜡梅大多会在腊月开,人们就误用成“腊”,而这种误用也逐步被人们认可,所以变成了“腊梅”。其实蜡梅以前一直是虫字旁,古代文献上都有记载。
而且蜡梅和梅花并不是一回事,蜡梅大多是冬天开的,而梅花大多是春天开。蜡梅这种花的花骨朵的质感就像蜡烛的蜡。在修订后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蜡梅还是采用了之前的用法。
形态特征:蜡梅的叶纸质至近革质,卵圆形、椭圆形、宽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有时长圆状披针形,长5-25厘米,宽2-8厘米,顶端急尖至渐尖,有时具尾尖,基部急尖至圆形,除叶背脉上被疏微毛外无毛。
蜡梅的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长5-20毫米,宽5-15毫米,无毛,内部花被片比外部花被片短,基部有爪;
雄蕊长4毫米,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向内弯,无毛,药隔顶端短尖,退化雄蕊长3毫米;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蜡梅的花期11月至翌年3月。蜡梅的果期4-11月。
生长习性:蜡梅性喜阳光,亦耐半阴。怕风,较耐寒,在不低于-15℃时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温,花朵受冻害。好生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在盐碱地上生长不良。
耐旱性较强,怕涝,故不宜在低洼地栽培。树体生长势强,分枝旺盛,根茎部易生萌蘖。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后叶,花期11月-翌年3月,花香浓郁。果托坛状,瘦果椭圆形,栗褐色,有光泽,7-8月成熟。腊梅分布范围遍及华中、华东以及四川等地。全国除华南外各大城市均有栽植。
蜡梅的整姿技术
加工:蜡梅的造型整姿以修剪和摘芽为主,攀扎为辅。河南鄢陵县西姚家村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称。其传统造型艺术有“屏扇梅”、“疙瘩梅”、“悬枝梅”等,尤以屏扇梅最受欢迎,其造型过程:时间宜在3~4月期间,用“滚刀法”和“龙刀法”使主枝扭曲螺旋上升。
在芽刚萌动时于待弯处斜切一刀,刀口斜入,深度达枝干直径2B3。小心弯折,使裂开的木质部上段支在下段上,用立杆扶住新做弯的主干,用绳缚好。再把各枝条顶梢全部造成向下。切口在1个月内要涂泥,并保持不掉,随掉随补。基本骨架形成以后要注意修剪,及时摘心,以维持屏扇造型。
树形:蜡梅与梅花虽不属同科,但花期相近,花朵、香气亦相似。蜡梅色娇香郁,不减红梅,故可借鉴梅花的造型原则:“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梅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
贵瘦不贵肥;贵合不贵开”等。故主干宜斜横,枝叶宜疏展,桩老显遒劲。传统造型除河南鄢陵的“屏扇式”、“疙瘩式”、“悬枝式”外,还有“顺风式”、“垂枝式”、“游龙式”等,造型,树形大都以斜干式、自然式为主。
养护管理
放置场所:蜡梅盆景宜放置于避风向阳处,忌寒风,夏季略须遮荫,冬季盆栽的在气温低于1℃时应移至室内越冬。
浇水:蜡梅较耐旱,有“旱不死的蜡梅”之称,但也不可过旱。平时盆土可略带干些,浇水要“见干见湿”,不浇则已,浇则浇透。伏天是花芽形成期,不可缺水,应早晚各浇一次水,秋后落叶时,盆土可偏干些,每隔5~7天浇一次水。
施肥:蜡梅好肥,在4~6月花芽形成前期宜隔10天施一次饼肥水。6月底至入伏前,每周追施一次氮磷相结合的稀薄肥水,促使花芽形成。伏天追施1~2次,肥宜薄。秋后再施1次即可。换盆时可在盆底施足基肥如骨粉、豆饼等。
修剪:要使蜡梅连年枝繁花茂,修剪和摘芽极为重要。修剪一般在3~6月间,8月后停止。每年开花后应随即将老的花枝截短,每枝最长只留15~20厘米。待新枝长出2~3对芽之后,就摘去顶芽。
不久又长出旁枝,待长至10厘米后,再摘芽一次,如此反复数次,直至花芽基本形成。还要疏剪各种影响树形美观的交叉枝、平行枝、重叠枝、对生枝、徒长枝以及过密、瘦弱的枝条。花谚有“蜡梅不缺枝”之说,故蜡梅可重剪。
翻盆:蜡梅盆景宜隔1~2年翻一次盆,时间以冬末春初花谢后为好。翻盆前可先摘去已萌发的芽,约经5天后,隐芽萌动膨大时再移植。翻盆时去掉1B3的旧土,剪去烂根、枯根,修除过长的老根。换以冻酥的塘泥土或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掺拌适量的砻糠灰和沙土。
蜡梅的繁殖方式
人工繁殖:蜡梅繁殖一般以嫁接为主,分株、播种、扦插、压条也可。嫁接以切接为主,也可采用靠接和芽接。切接多在3~4月进行,当叶芽萌动有麦粒大小时嫁接最易成活。如芽发得过大,接后很难成活。
切接前一个月,就要从壮龄母树上,选粗壮而又较长的一年生枝,截去顶梢,使养分集中到枝的中段,则有利于嫁接成活。接穗长约6~7厘米,砧木可用狗蝇蜡梅或用4~5年生蜡梅实生苗。砧木切口可略长,深达木质部为宜,扎缚后的切口要涂以泥浆,然后壅土封起。
接后约一个月,即可扒开封土检查成活。用切接法繁殖的蜡梅,生长旺盛,当年可高达40~60厘米。靠接繁殖多在5月份前后进行,砧木多用数年生蜡梅实生苗。先把砧木苗上盆培养成活,把它们搬至用作接穗的母枝附近,选择母枝上和砧木苗粗细相当的枝条。
在适当部位削成梭形切口,长约3~5厘米,深达木质部。削口要平展,砧木和接穗的削口长短和大小要一致,然后把它们靠在一起,使四周的形成层相互对齐,用塑料带自下而上紧密绑扎在一起。
嫁接成活后先自接口下面将接穗剪断,再把切口上面的砧木枝梢剪掉即成。芽接繁殖宜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好,蜡梅芽接须选用第一年生长枝条上的隐芽,其成活率高于当年生枝条上的新芽,可采取“V”字形嫁接法。
砧木繁殖
分株繁殖:叶芽刚萌动时进行。先于前1年底在离地面20-30厘米处,将准备分株的蜡梅枝条全部截顶。分株时在母株四周将土掏出,用刀按每丛2-3根茎杆劈开,移出另栽,原处留2-3根粗大壮实的茎杆不动,分栽的蜡梅苗采用60厘米×50厘米株行距进行栽植。培养2-3年后出圃或再进行分株繁殖。
播种繁殖:7-8月采收变黄的坛形果托,取出种子干藏,翌春播种,播种前用60℃温水浸泡12-24小时,播种时先整好苗圃地,点播,或开沟条播,覆土厚度4-5厘米。注意浇水、除草,每隔20-30天施清淡薄肥一次;苗期注意排水防涝。播种苗经过3-4年培养,作为砧木使用。
良种嫁接:一般以狗芽蜡梅做砧木,素心蜡梅、馨口蜡梅等优良品种做接穗。
切接:3-4月份,当叶芽萌动约麦粒大小时进行,在切接一个月前,从良种蜡梅壮龄树上,选粗壮较长的一年生枝条,截去顶梢。嫁接时将接穗剪成6-7厘米长,在接穗下芽的背面1厘米处斜切一刀,削掉2/3的木质部,斜面长3-5厘米,要求斜面光滑、平直。
再在斜面的背面削1厘米长的斜面呈楔形,接穗上保留1-2对芽,削成楔形,稍露出木质部。砧木用2-3年生的狗牙蜡梅,也可用4-5年生的蜡梅实生苗。在离地面3-5厘米处剪除砧木,选皮厚、光滑的地方把砧木削平。
再在皮层内略带木质部垂直切3-4厘米。把接穗的长斜面对准砧木的木质部处插入,使接穗斜面两边的形成层和砧木切口两边形成层对准靠紧。接后绑扎好,在接口处涂上泥浆,用疏松湿润的细土将接穗封住即可。
腹接:采用当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带有2-3对芽,长度为8-10厘米,在茎粗1.5-2厘米的砧木上准备嫁接的部位用刀斜切一切口,深达砧木粗度的1/3,切口长2-3厘米,将接穗小段顶芽一侧的茎部斜向削一削面。
削面长度与砧木切口长度相等,在此削面背面再削1厘米长的小斜面,然后用手轻轻推开砧木,将接穗插入,使长削面紧贴砧木木质部,两个形成层对准,最后用塑料条紧绑接口即可。
嫁接苗的管理:当嫁接成活的接穗长出6片叶片左右时及时摘心,促其增粗、萌发侧枝,形成树冠和开花枝。培育具有较高主干的植株时,等到第二年砧木与接穗生长牢固后,利用其新萌发的枝芽培育主干。
春季切接成活的植株,在初夏“松绑”,将绑缚用的塑料薄膜松开,但不可完全去掉;夏季腹接成活的植株,在翌年初夏“松绑”,用锋利的小刀在塑料膜上轻轻纵向划一刀,使塑料膜松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