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栀子花为常绿灌木。枝丛生,干灰色,小枝绿色。叶大,对生或三叶轮生,长7~14厘米,宽2~5厘米,有短柄,革质,倒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先端渐尖,色深绿,有光泽,托叶鞘状。6月开大型白花,花最大可达10cm。
单生于枝端或叶腋,径约7厘米,白色,极香;萼裂片6,线状;花冠裂片广倒披针形;雄蕊6,花药线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厚,柱头棒状,果实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7厘米,径1~1.5厘米,黄色,纵棱较高,果皮厚,花萼宿存,重瓣,具浓郁芳香,有短梗。
生长习性:大叶栀子喜光也能耐荫,在庇荫条件下叶色浓绿,但开花稍差;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也稍耐寒(-3℃);喜肥沃、排水良好、酸性的轻粘壤土,也耐干旱瘠薄,但植株易衰老;抗二氧化硫能力较强。萌蘖力、萌芽力均强,耐修剪更新。
大叶栀子花的栽培技术
北方养护大叶栀子常因气候、土壤等条件不适宜其生长发育,而引起大叶栀子叶片变黄甚至全株死亡。为此北方养护大叶栀子,须掌握好以下几点:
土壤:大叶栀子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在pH5-6的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而北方的土壤一般呈中性或碱性,在这种土壤中,由于铁盐的水解,形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铁,不能为植物吸收,造成植物严重缺铁。
铁虽然不是叶绿素的成分,但系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所以缺铁就等于阻断了叶绿素的合成,因而使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这就造成植株饥饿死亡的主要原因。
另外铁又是某些氧化酶的成分,在呼吸中还起到重要作用。如果缺铁,即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动。解决缺铁症,采用浇"矾肥水"的办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也可在盆土中掺入少量黑矾粉末,用量为盆土重量的0.5%,生长季节每隔10-15天浇一次0.5%-1.0%的黑矾水,也能保证栀子花对铁的要求,使其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北方土壤多呈中性或偏碱性,导致土壤中缺乏可供植株利用的铁元素,这是引起叶片变黄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培养大叶栀子要选用肥沃的酸性培养土。一般可用腐叶土4份、园土4份、沙土2份混合配制。
再按每千克培养土拌人1~2克硫磺粉。浇大叶栀子宜用雨水或经过发酵的淘米水。生长期间每隔10~15天浇一次0.2%硫酸亚铁水或每隔10~15天施一次矾肥水(两者可相间进行)。这样既能防止土壤变碱,又能及时给土壤补充铁元素,从而防止叶子变黄。
湿度:大叶栀子喜湿润,除平时需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外,还必须经常注意增加空气湿度。这是因为北方气候与南方不同,北方春季干燥,常刮干旱风,夏季光照强度大,天气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因此,春、夏季节每天早晚要用清水喷洒叶面并向附近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冬季浇水宜少,但仍需经常喷洗枝叶,保持叶面洁净。
光照:大叶栀子喜光照,但怕强光曝晒。如遭曝晒,则叶子发黄、发白直至脱落。所以,夏季须放在荫棚下或具有散射光的地方培养,让其早、晚见些阳光,以免叶子变黄。
气候:大叶栀子不耐寒,要注意适期人室和出室,一般于10月中旬入室,放向阳处,室温保持在10℃一12℃为宜。翌春不宜过早出室,通常于4月下旬出室为好。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大叶栀子不仅能在北方安家,而且叶绿花繁并具浓香。
大叶栀子花的病害防治:大叶栀子花常发生斑枯病和黄化病危害,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定期在浇水中加0.1%硫酸亚铁溶液可防治黄化病。虫害有刺蛾、介壳虫和粉虱危害,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