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槿为常绿小乔木,高可达4-7公尺。叶子大,心型,有长柄。花黄色,花冠钟型,蒴果。台湾乡间其叶常用作包裹粽饼之用,故又叫糕仔树。主要分布华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如广东、广西、台湾乡间等。作用: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木薯中毒。外用治疮疖肿毒。

形态特征:黄槿的花两性,单生,腋生。常数花排列成聚散花序,总花梗长4-5cm;花梗长1-3cm,基部有1对托叶状苞片;小苞片7-10,线状披针形,被绒毛,中部以下连合成杯状;萼长1.5-2.5cm,基部合生,萼裂5,外具附萼(总苞),附萼5裂;

花瓣5枚,披针形,被绒毛;花冠钟形,直径6-7cm,花瓣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倒卵形,长约4.5cm,外面密被黄色星状柔毛;雄蕊往长约3cm,平滑无毛;花柱枝5,被细腺毛。雨果卵圆形,长约2cm,被绒毛,果爿。5:木质。种子光滑,肾形。

黄槿的蒴果卵圆形,长约2厘米,被绒毛,果爿5,木质;种子光滑,肾形。黄槿在广东,广西,台湾乡间其叶常作为包裹糕饼之用,故又名糕仔树。黄槿的花期6-8月。

生长习性:黄槿为阳性植物,喜阳光。生性强健,耐旱、耐贫瘠。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佳。黄槿抗风力强,有防风定沙之功效。耐盐碱能力好,应该性强,适合海边种植。

黄槿的栽培技术:黄槿常用的繁殖方式是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播种繁殖:种子处理与播种黄槿种子种皮厚、坚硬,不易吸水,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试验曾分别使用了冷水浸泡、50℃温水浸泡、沸水浸泡、浓硫酸拌种后清水浸泡等多种方法进行播前处理,前3种方法均未能使黄槿种子发芽,只有用浓硫酸拌种后清水浸泡可促进种子发芽。

方法是:用浓硫酸拌湿种子,15min后清洗干净,并置于清水中浸泡24h,然后捞起沥干水便可用于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可直接点播在装填了基质的营养袋中,每个袋点播2~3粒种子,然后用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后用70%的遮阳网覆盖保湿,以便减少淋水次数。幼苗出土并长出真叶后揭开遮阳网。

扦插繁殖:黄槿利用扦插法可快速培育大苗,剪办木质化枝条每20厘米为一段或锯枝干1--2米,扦插于湿润园土,约1--2个月能发根。

栽培:幼株注意水分补给,春至夏季施肥2--3次。黄槿成株后管理极粗放。每年早春修剪整枝,以控制植株高度。嫩枝扦插,选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成约十公分左右插入培养土中,浇透水盖上遮阳网。

黄槿的作用用途

使用价值:黄槿的树皮纤,维供制绳索,嫩枝叶供蔬食。黄槿的木材坚硬致密,耐朽力强,适于建筑、造船及家具等用。

观赏价值:观叶、观花。黄槿的花期全年,以夏季最盛。可为行道树及海岸绿美化植栽。多生于滨海地区,为海岸防沙、防潮、防风之优良树种。民间取其叶制粿,故有“粿叶”之称。黄槿在广州及广东沿海地区小城镇也有栽培,多作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