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别名:木栾、栾华等,是无患子科、栾树属植物。为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时纵裂;皮孔小,灰至暗揭色;小枝具疣点,与叶轴、叶柄均被皱曲的短柔毛或无毛。
栾树生长于石灰石风化产生的钙基土壤中,耐寒,在中国只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下游,在海河流域以北很少见,也不能生长在硅基酸性的红土地区。栾树春季发芽较晚,秋季落叶早,因此每年的生长期较短,生长缓慢,木材只能用于制造一些小器具,种子可以榨制工业用油。
形态特征:栾树为聚伞圆锥花序长25-40厘米,密被微柔毛,分枝长而广展,在末次分枝上的聚伞花序具花3-6朵,密集呈头状;苞片狭披针形,被小粗毛;花淡黄色,稍芬芳;花梗长2.5-5毫米;萼裂片卵形,边缘具腺状缘毛,呈啮蚀状;
花瓣4,开花时向外反折,线状长圆形,长5-9毫米,瓣爪长1-2.5毫米,被长柔毛,瓣片基部的鳞片初时黄色,开花时橙红色,参差不齐的深裂,被疣状皱曲的毛;雄蕊8枚,在雄花中的长7-9毫米。
雌花中的长4-5毫米,花丝下半部密被白色、开展的长柔毛;花盘偏斜,有圆钝小裂片;子房三棱形,除棱上具缘毛外无毛,退化子房密被小粗毛。栾树的花期6-8月。栾树的果期9-10月。
生长习性:栾树是一种喜光,稍耐半荫的植物;耐寒;但是不耐水淹,栽植注意土地,耐干旱和瘠薄,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喜欢生长于石灰质土壤中,耐盐渍及短期水涝。栾树具有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速度中等。
幼树生长较慢,以后渐快,有较强抗烟尘能力。在中原地区尤其是许昌鄢陵多有栽植。栾树的抗风能力较强,可抗零下25℃低温,对粉尘、二氧化硫和臭氧均有较强的抗性。多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及平原,最高可达海拔2600米。
栾树的田间养护管理
遮荫:遮荫时间、遮荫度应视当时当地的气温和气候条件而定,以保证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为度。进入秋季要逐步延长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直至接受全光,以提高幼苗的木质化程度。
间苗、补苗:幼苗长到5~10cm高时要间苗,以株距10~15cm间苗后结合浇水施追肥,每平方米留苗12株左右。间苗要求间小留大,去劣留优,间密留稀,全苗等距,并在阴雨天进行为好。结合间苗,对缺株进行补苗处理,以保证幼苗分布均匀。
日常管理:要经常松土、除草、浇水,保持床面湿润,秋末落叶后大部分苗木可高达2m,地径粗在2cm左右。将苗子掘起分级,第二年春移植,移植前将根稍剪短一些。
移植结束后从根茎处截去苗干,即从地表处平茬,随即浇透水。发芽后要经常抹芽,只留最强壮的一芽培养成主干。生长期经常松土、锄草、浇水、追肥,至秋季就可养成通直的树干。
移植: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系发达,一年生苗高50~70cm。栾树属深根性树种,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种苗于当年秋季落叶后即可掘起入沟假植,翌春分栽。
由于栾树树干不易长直,第一次移植时要平茬截干,并加强肥水管理。春季从基部萌蘖出枝条,选留通直、健壮者培养成主干,则主干生长快速、通直。第一次截干达不到要求的,第二年春季可再行截干处理。
以后每隔3年左右移植一次,移植时要适当剪短主根和粗侧根,以促发新根。栾树幼树生长缓慢,前两次移植宜适当密植,利于培养通直的主干,节省土地。此后应适当稀疏,培养完好的树冠。
施肥:施肥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幼苗出土长根后,宜结合浇水勤施肥。在年生长旺期,应施以氮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
冬季,宜施农家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既为苗木生长提供持效性养分,又起到保温、改良土壤的作用。随着苗木的生长,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满足苗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第一次追肥量应少,每亩2500g至3000g氮素化肥,以后隔15天施一次肥,肥量可稍大。
移栽:大苗培育一般当树干高度达到分枝点高度时,留主枝,3年至4年可出圃。一年生苗干不直或达不到定干标准的,翌年平茬后重新培养。一般经两次移植,培养3年至6年,胸径就可达到4~8cm。定植密度:胸径4~5cm的每亩600棵左右,胸径6~8cm的每亩200至300棵,选留3至5个主枝,短截至40cm,每个主枝留2至3个侧枝,冠高比1:3。
培育干径8~12cm的全冠苗,每亩栽植160~170株,即株行距2m×2m;培育干径12cm以上大苗,每亩栽植130株,即株行距2m×2.5m。结合抚育管理,修剪干高1.5m以下的萌芽枝,以促进主干通直生长。
苗木整形与修剪栾树树冠近圆球形,一般采用自然式树形。因用途不同,其整形要求也有所差异。行道树用苗要求主干通直,第一分枝高度为2.5~3.5m,树冠完整丰满,枝条分布均匀、开展。庭荫树要求树冠庞大、密集,第一分枝高度比行道树低。在培养过程中,应围绕上述要求采取相应的修剪措施。一般可在冬季或移植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