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贝母为多多年生球根花卉、秋植球根。鲜鳞茎较大,株高70厘米左右;茎直立,叶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全缘。株顶着花,数朵集生,花冠钟形,下垂生于叶状苞片群下。
花鲜红、橙黄、黄色,花期3-6月。种植花贝母需选择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6.0-7.5的沙质壤土,栽前施足基肥,腐熟有机肥或鱼和骨粉均可;
盆栽则宜使用腐殖土、园土和沙等量混合基质。贝母属的植物在我国传统的多作为药材栽培。但在世界范围,作为观赏花卉栽培的有近百种。花贝母是其中最著名、最普遍的种类之一。
花贝母的形态特征:花贝母为多年生球根花卉,鲜鳞茎较大,株高70厘米左右;茎直立,叶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全缘。株顶着花,数朵集生,花冠钟形,下垂生于叶状苞片群下。
花贝母花鲜红、橙黄、黄色,花期5月。另有波期贝母(F.persica)株高80厘米,花穗长,初夏开花,可以用作花境。禾贝母,又名米其拉维基贝母(F.michailovskyi)株高20厘米,叶片细,灰绿;花穗小,花铃形,下垂。
鳞茎有肉质鳞片2~3片,直径1.5~4cm。叶无柄,宽线形,3~4片叶轮生或对生,顶部须状钩卷。总状花序,着花1~6朵,生于茎顶叶腋间,钟状,淡黄色至黄绿色,内有紫色网状斑纹,俯垂。花期3~6月。
花贝母的生态习性:花贝母阳性、耐阴、耐寒,需要5~9℃的低温处理,约13~17周,生长温度7~20℃。土壤宜湿润,排水良好,夏季休眠,收球贮藏,贮藏温度为13℃左右,夏秋分球繁殖。
花贝母的栽培技术:种植花贝母需选择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6.0-7.5的沙质壤土,栽前施足基肥,腐熟有机肥或鱼和骨粉均可;盆栽则宜使用腐殖土、园土和沙等量混合基质。秋季9-10月为种植适期,地栽株间距30cm左右,栽后覆土8cm-12cm。
气候寒冷的地区,需覆盖越冬。早春新芽出土后,要及时追肥1次,促进茎,叶生长。平时保持土壤湿润,晚春开花品种花期适当遮阴品质更好。生长期间易受叶斑病和百合黑象甲危害,可分别喷洒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和1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
夏季地上部枯萎后,进人休眠期,可留土过夏,但土壤不宜过湿,避免地下鳞茎腐烂,也可挖起贮存于阴凉通风环境中越夏。偶有球根腐烂病发生,除对鳞茎消毒外,还可定期喷洒波尔多液防治。
花贝母的病害防治:花贝母常见锈病,叶背、叶柄、茎基部出现许多褐色孢子群,病重时贝母早期枯死。防治方法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地上残株,发病前喷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新高脂膜防治。
灰霉病:叶绿叶尖出现水浸状病斑,后期枯萎死亡,防治喷500倍液的代森铵+新高脂膜防治。
花贝母的作用用途
观赏价值:花贝母栽培品种多,植株高大,花大而艳丽,是花境中优良独特的花材,也可丛植。适用于庭院种植,布置花境或基础种植均可,矮生品种则适合盆栽,观赏性极强。
医用价值:贝母是常用的化痰止咳药。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和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主产于中国的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浙贝母主产于中国的浙江、江苏 、安徽等地。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
浙贝母味苦,性寒 。归肺、心经。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血糖等作用。贝母有些种类为名贵药材,鳞茎和花入药,治疗伤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均作专业性的药材生产。
文化背景:花贝母,魅力就在于顶端的花冠,以及花丛上冠生的叶子(确切说是苞片)。它被称作六世纪塞维尔主教-伊西德尔的代表花。这位主教非常热心教育,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资质就是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