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朱顶红,多年生球根植物。有肥大的球形鳞茎,球形。花茎中空,亭亭玉立,朝阳开放,显得格外艳丽悦目。适合庭园丛植、列植,是布置花坛、花镜的好材料。也非常适合盆栽和切花。

原产于南美洲,其中以巴西和秘鲁为主要分布域。现在流行的园艺品种多为美国、荷兰、日本、南非等地所培育。英文名称Amaryllis来自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牧羊女的名字,国内俗称“对红”、“君子红”等,港台惯称孤挺。

形态特征:花朱顶红的伞形花序,常有花3-6朵;佛焰苞状总苞片披针形,长5-7.5厘米;花梗与总苞片近等长;花被漏斗状,红色,中心及边缘有白色条纹;花被管长约3厘米,花被裂片倒卵形至长圆形,长9-15厘米,宽2.5-4厘米,顶端急尖;

喉部有小形不显著的鳞片;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喉部,短于花被裂片;子房下位,胚珠多数;花柱与花被近等长或稍长,柱头深3裂。蒴果球形,3瓣开裂;种子扁平。花朱顶红的花期春夏。

生长习性:花朱顶红喜肥沃的沙质土壤,要求土壤疏松、排水性好。花朱顶红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夏季凉爽、冬季温暖,5~10月的温度在20~25度,11月至翌年4月温度在5~12为最佳,夏季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冬季栽培需要充足阳光。

花朱顶红的栽培技术

种植管理:朱顶红在原产地能周年生长,其生长适温为18~25℃,在12℃以下、36℃以上时会生长势减缓或停止生长。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在11月前后会遭遇霜害,地上部分枯萎,使其被迫进入休眠。翌年3~4月气温返暖,再重新萌芽开花。但在保护条件下叶片能保持周年常绿。

生长环境:朱顶红喜肥沃的沙质土壤,要求土壤疏松、排水性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夏季凉爽、冬季温暖,5-10月的温度在20-25度,11月至翌年4月温度在5-12为最佳,夏季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冬季栽培需要充足阳光。

种植要求:栽培时鳞茎的一半以上露出土壤,18-20厘米左右的盆子种1球。

生长期管理:生长季节注意及时浇水和施肥,每2-3月施1次有机肥,花期肥水更不能少,花后应多施肥,以促进鳞茎肥大。生长期间用赤霉素和矮壮素喷洒叶面,可增加小鳞茎和花朵数量,花谢后要立即剪除花茎,有利于球根生育。

病害防治:常见病害是红斑病,可以用多菌灵600-800倍液防治,连续喷数次。虫害主要是红蜘蛛,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杀。

繁殖方法:一般采取分开种植小鱗茎,大量繁殖可采取播种和扦插。分开种植小鳞茎:母鳞茎侧要长出数个小鳞茎,三至四月分离栽培,最好在出苗前进行。

播种:选鳞茎肥大、花大色纯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约四至六周后种子成熟,随采随播。播种在花盆或苗床中进行。培养土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播后将花盆暂放半阴处,苗床则薄盖麦草。

约二至三周后发芽。幼苗期可施用稀薄肥液数次,长出2~3片叶子时移植。次年春,将盆播的幼苗分植于小盆中,露地的幼苗则不必移植。第三至四年即可开花。

扦插:为了进行大量的繁殖,还可以切分鳞茎进行扦插。七至八月,选用肥大、充实的母鳞茎,通过中心纵切为8~16等份,每块须附带有盘状茎的一部分。然后再将每块分为内外两片,同样须附带盘状茎的一部分。

将这些切分的鳞片扦插于花盆或浅木箱中,培养土用木炭土1份、河沙1份和少量的草木灰混合而成。插后适量浇水。约四卡天后即能从鳞片上长出小鳞茎。待小鳞茎生根、发芽并长叶后,即可移植。次年用小盆分栽。

栽培管理:朱顶红适生于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中;生长期喜好充足的阳光和较高的温度,冬季休眠期则要求干燥和冷凉的环境。朱顶红一般采取盆栽,三至四月翻盆换上,同时分开种植小鳞茎。

花盆不宜过大,以免盆土久湿不千,造成鳞茎腐烂。培养土用壤土、腐叶土和河沙混合而成。栽植时鳞茎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露出土面。盆土不宜过湿。

每隔一周施用加5倍水的人畜粪尿液一次,最好在其中加些钙肥,如过磷酸钙或骨粉等,花蕾形成后不再施肥。花初开时可切花出售。花开谢后每隔半月施用加3倍水的人畜粪尿液一次,促使鳞茎肥大充实。秋后浇水逐渐减少。冬季鳞茎你眼期,浇水量少至维持鳞不枯萎即可。否则妨碍休眠和来年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