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茉莉,又名鸳鸯茉莉、五色茉莉、番茉莉。由于开花有先后,在同一植株上同时能看到不同颜色的花,故得名“双色茉莉”,其英文名之意为“昨天、今天、明天”,这形象地描绘出其花色的特殊变化。小花初开时深蓝色(昨天),后变为浅紫色(今天),最后变成白色(明天)。

双色茉莉一年开花二次,第一次在早春,花多而香;第二次在金秋十月,花较少。若管理得好,花可从3月~10月,每月开一次,花具芳香,颇受人们的喜爱;

若管理不当,一年中仅春季开1~2次花。鸳鸯茉莉还有一位姐姐叫大花鸳鸯茉莉,其树形、叶子、花都比鸳鸯茉莉大,因此每年10-12月繁花似锦、艳丽无比。

形态特征:双色茉莉属多年生常绿小灌木,株高可达1米。双色茉莉为茄科、鸳鸯茉莉属,常绿灌木,株高30~100厘米。叶片长卵形,暗绿色。花单生或几朵密生,花被具5浅裂,好似5瓣梅花,花冠直径3~4厘米,花初开时呈淡紫色,逐渐变成青色,最后变成白色。

生长习性:华东、华北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生长适温18~30℃。室内栽培至少要有4小时的光照,在充足的日照条件下开花繁茂。12℃条件下进入休眠。花朵从破蕾到盛开之初,颜色为深蓝色。

但两三天之后,在光照、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花冠原来的深紫色色素便逐步消失了,最后变得纯白。由于在同一植株上开花先后不一,先开者已变白,后开者仍为深紫,双色花象鸳鸯一样齐放枝头,同时放出茉莉样浓郁的芳香,故名“鸳鸯茉莉”。

繁殖方式

选种: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挑选,种子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播种能否成功。最好是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时间越长,其发芽率越低。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形的种子。选用没有病虫害的种子。

消毒: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对种子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行消毒。家庭对种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然后再用温热水催芽12~24小时。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催芽: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12~24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播种: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复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

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5公分的间距点播。播后复盖基质,复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播种后的管理: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

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

扦插繁殖:常于春末秋初用当年生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上一年生的枝条进行老枝扦插。

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

扦插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时,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长旺盛时,选用当年生粗壮枝条作为插穗。把枝条剪下后,选取壮实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长的一段,每段要带3个以上的叶节。

剪取插穗时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个叶节的上方大约1公分处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叶节下方大约为0.5公分处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锋利)。进行硬枝扦插时,在早春气温回升后,选取上一年的健壮枝条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个节,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后期养护管理

温度: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30℃,低于20℃,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30℃,插穗的上、下两个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

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证插穗鲜嫩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质。但没有生根的插穗是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来维持其体内的水分平衡的。

因此,必须通过喷雾来减少插穗的水分蒸发:在有遮荫的条件下,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因为插穗还要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和生根的物质来供给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

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压条繁殖:选取健壮的枝条,从顶梢以下大约15~30公分处把树皮剥掉一圈,剥后的伤口宽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刚刚把表皮剥掉为限。剪取一块长10~20公分、宽5~8公分的薄膜。

上面放些淋湿的园土,象裹伤口一样把环剥的部位包扎起来,薄膜的上下两端扎紧,中间鼓起。约四到六周后生根。生根后,把枝条边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上盆或移栽:小苗装盆或养了几年的大株转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质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薄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一周。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

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复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复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湿度管理: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70~8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温度管理:由于它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高温高湿环境,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长,在霜冻出现时不能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