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果果肉质地细滑,具柔和甜味,宜鲜食,可制成蜜饯。其本身没有特殊风味,但与柑橘类尤其是橙类作混合果汁饮料,风味可大大得到改善。

除作为果树栽培外,由于其具有伞形树冠和正背面不同颜色的叶片,树形美观,很适于作庭园观赏树或遮荫树。在古巴、牙买加、斯里兰卡、美国夏威夷和佛罗里达等地常作观赏树木。

形态特征:金星果的果实椭圆形,光滑,长3.5~5厘米,横径4.5~5.5厘米,未成熟时绿色,具白色粘质乳汁,成熟时紫色,果肉白色,半透明胶状,味甜可口。果实横切,胞室自中心向四周辐射呈星状,果大如山苹果,故称“星苹果”。

金星果的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长12~15厘米,宽7~9厘米,叶面深绿色光亮,叶背深黄色密被绒毛,戏称为“两面派”。金星果是常绿乔木,生长繁茂,株高6~7米。树皮褐色,粗糙,有纵条沟,枝叶有乳汁。9~10月开花,5~6月果熟。

生长习性:金星果适应性本园金星果引种试验地土壤为滨海沙质土,pH值6~7,有机质含量<1,年均温20~22℃,年均相对湿度70~80,冬季极端低温3~5。C,年均降雨量1400~1600mm。金星果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冬季植株寒害轻,病虫害少,耐旱,抗风性较强,具经济栽培价值。

栽培技术

栽植:选择土质疏松、肥沃,pH值微酸至中性,排水性好的平缓坡地。株行距根据栽培利用的目的而定,经济栽培为4m×5m,观赏性栽培可达10m以上。定植穴1m×1m×0.8m,每穴填入农家肥25~30kg做底肥。一般选择在雨季定植,植后淋足定根水。

肥水管理:幼龄树每年株施氮肥两次,每次100~120g。成龄结果树每年株施复合肥l~1.5kg,分别在5月、9月施用,利于促进抽梢开花及保果壮果;冬季每株施有机肥15~20kg。每周定期浇水一次,雨季应注意防涝。

整枝修剪:金星果的分枝部位低,分枝多且密,应注意整枝修剪。在幼龄树先形成3~5个主枝,而后逐年培养成开心树形。应及时剪除病虫枝和疏枝,以提高着果率。

果实套袋及采收:为防止果蝇和鸟害,应从幼果期开始对果实进行套袋。果实着色即可采收,但同一株树果实成熟期不一,须分批采收。采果时从果柄处剪断,以免造成果实机械损伤而缩短鲜果的货架寿命。采后果实经后熟变软,品质风味俱佳。

金星果的繁殖方式:金星果可用种子、压条、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实生苗需5~7年才能结果,压条、嫁接苗定植后2~3年可以结果。压条及嫁接苗植株高度可控制在31TI以内,生产上宜采用矮化栽培。

金星果的病害防治:金星果病虫害较轻,常见的有果蝇及蛀果唱害果实,介壳唱害叶片等,应采用果实套袋措施及结合修剪疏枝透光,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金星果的作用用途

观赏价值:金星果与人心果和神秘果等热带珍果同属山榄科植物,为金叶树属热带果树,又名星苹果、牛奶果。因其叶面深绿光亮,叶背金,常被人们戏称为“两面派”而颇具观赏价值。

其果实青白色,如山竹子般大,在冬季成熟,且挂果期长,成为即可赏叶又可观果,极具园林观赏价值的风景树木,非常适宜作为景区、公园、庭院及城市行道树栽培。

金星果的文化背景

引入中国:金星果原产加勒比海地区,又名星苹果、牛奶果,20世纪60—70年代从东南亚引入我国,在海南、广东、台湾、福建、云南等省有分布。金星果除可作为果树栽培外。

由于其独特的金发亮叶片可形成碧果金叶四季常“金”的美丽景观,极具观赏价值,尤其是在秋季,其一身金叶衬托着绿色的小果,在深秋时节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受,加之金星果树形美观,枝条软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