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蔓又名擎天凤梨、红杯凤梨、西洋凤梨,为多年生草本。叶长带状,浅绿色,背面微红,薄而光亮。穗状花序高出叶丛,花茎、苞片和基部的数枚叶片呈鲜红色。

果子蔓叶片翠绿,光亮,深红色管状苞片,色彩艳丽持久,是目前世界花卉市场十分流行的盆栽花卉之一。果子蔓为花叶兼用之室内盆栽花卉,还可作切花用。既可观叶又可观花,适宜在明亮的室内窗边长年欣赏。

形态特征:果子蔓为伞房花序由多数大形、阔披针形外苞片包围。花茎常高出叶丛20厘米以上,花茎、苞片及近花茎基部的数枚叶片均为深红色,保持时间甚长,观赏期可达3个月左石。穗状花序高出叶丛,花茎、苞片和基部的数枚叶片呈鲜红色。花小白色。 果子蔓的花期:一生只在春季开1次花,

生长习性:果子蔓喜高温高湿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干旱,耐半阴。需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壤土。果子蔓生长适温为15~30℃,3~9月为21~27℃,9月至翌年3月为16~21℃。

冬季温度低于16℃,植株停止生长,低于10℃则易受冻害。对水分的要求较高。除盆土保持湿润外,空气湿度应在65%~75%范围内,同时莲座叶丛中不可缺水,这样才有利于果子蔓叶丛的生长。

果子蔓在生长期需经常喷水和换水,保持高温和清洁环境。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夏季强光时适当遮荫,用遮光度50%的遮 阳网,其他时间需明亮光照,对叶片和苞片生长有利,颜色鲜艳,并能正常开花。

同时,也耐半阴环境,如果长期光照不足,植株生长减慢,推迟开花。土壤需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也可采用泥炭苔藓、蕨根和树皮块的混合基质作盆栽土。

果子蔓的繁殖方式:果子蔓常用分株、播种和组培繁殖。商业生产常用组培繁殖。

播种繁殖:果子蔓采种后须立即播种。采用室内盆播,播种土必须消毒处理,发芽适温为24~26℃,播后7~14天发芽。实生苗具3~4片时可移栽。

组培繁殖: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比利时、荷兰和美国等国已采用组培繁殖果子蔓。以腋芽为外植体。将消毒灭菌的腋芽接种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升和萘乙酸1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

培养30天后形成不定芽,再转移到添加萘乙酸1毫克/升的1/2MS培养基上,形成生根的完整小植株。小植株炼苗后移栽到培养土和泥炭(2:1)的基质中,成活率高。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方主要适用于具有丛生特性的草本花卉。

分株时间: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冻后进行。

分株部位:母株在开花之前,基部或叶片之间抽出蘖芽。早春当蘖芽8~10厘米时割下,插入腐叶土和粗沙各半的基质中,约30~40天可生根、盆栽。如蘖芽上带根,可直接盆栽。

分株方法:把母株从花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根系,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以利于成活。

装盆消毒:把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后的管理: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一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损伤,吸水能力极弱,大约需要3~4周才能恢复萌发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内要节制浇水,以免烂根。

但它的叶片的蒸腾没有受到影响,为了维持叶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给叶面喷雾1~3次(温度高多喷,温度低少喷或不喷)。这段时间也不要浇肥。分株后,还要注意太阳光过强,最好是放在遮荫棚内养护。

上盆或移栽: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基质,然后再加入基质,直到离盆沿约2~3公分。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草炭:珍珠岩:陶粒=2:2:1;或者草炭:蛭石=1:1;或者草炭:炉渣:陶粒=2:2:1;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2:1。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

病害防治:果子蔓主要有叶斑病危害,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果子蔓有时发生介壳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果子蔓的文化背景

保护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品种保护名录(第七批)业经2008年4月3日农业部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果子蔓属(Guzmania Ruiz. & Pav.)是被列入保护名录之一的农业植物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