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堇为玄参科植物单色蝴蝶草的全草,为喜光植物,能耐荫,不耐寒,能自播,喜土壤排水良好。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夏堇原产印度支那半岛。株高15—30厘米,株形整齐而紧密。花腋生或顶生总状花序,花色有紫青色、桃红色、兰紫、深桃红色及紫色等,花期7—10月,种子细小。

夏堇喜阳光。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壤土为佳,不耐寒,较耐热。夏堇花朵小巧,花色丰富,花期长,生性强健,适合阳台、花坛、花台等种植,也是优良的吊盆花卉。

形态特征:夏堇株高20至30厘米,花期6至9月,花色有蓝紫色、粉红色等。叶色淡绿,花姿轻逸飘柔,为夏季花卉匮乏时的优美草花。夏堇全株茎叶无毛,茎四菱形,叶片对生其上,成卵形先端尖,边缘有锯齿。

花朵自叶掖对生开出,亦有著生茎顶著,夏季开紫色小花,初看似堇菜。唇形花朵由上侧二片淡紫色花瓣,和下侧三片的浓紫色花瓣构成筒部中央有显著的黄色玫瑰。

夏堇一般于春季播种,因种子细小,可掺些细沙种,播后可不覆土,但要用薄膜覆盖保湿,播后用浸水法浇水。约10天左右发芽,出苗后去掉薄膜,放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待直叶5片或株高已达10厘米时可移栽。栽培时宜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为保持花色艳丽,栽培前需要施用有机肥做基肥,生长期施二到三次化肥或有机肥,以保持土壤的肥力。

生长习性:夏堇喜高温、耐炎热。喜光、耐半阴,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强健,需肥量不大,在阳光充足、适度肥沃湿润的土壤上开花繁茂。喜光,能耐荫,不耐寒,能自播,喜土壤排水良好。 

夏堇株高20-30公分,叶对生,长心形,叶缘有细锯齿。花顶生,花型酷似金鱼草,花色有白、紫红或紫蓝,喉部有黄色斑点,花期极长,为夏季花卉匮乏时期之优美草花;

其姿色幽逸柔美,在酷热的盛夏,能带给我们几许凉意,适合花坛或盆栽,花期夏季至秋季,尤其耐高温,很适合屋顶、阳台、花台栽培,成熟种子落地,亦能萌芽成长开花。 

夏堇的养殖方法

露白后的管理:夏堇搬到温室的苗床上后,温室环境温度需要控制在18-20℃。在子叶展开前,要经常浇透水。施肥时,要隔一次浇水施一次肥,也就是每次浇水后,等基质稍微变干了,再进行施肥。

将氮、磷、钾的配比为14:0:14的水溶性复合肥和氮、磷、钾的配比为20:10:20的水溶性复合肥交替施用,这时的肥料浓度为50PPM。这样的管理要一直持续到夏堇的子叶展开。大约3-5天后,夏堇的子叶就完全展开了。这时,就可以进行穴盘苗期间的管理了。

穴盘苗的管理

水分:夏堇的第二对真叶长出后,就可以进行干湿循环了。也就是在基质稍微干燥但幼苗还没有萎蔫(nian)前,给小苗浇透水,如此循环往复。如果天气晴朗,干湿循环的时间大约是隔一天浇一次水,阴天或雨天可以根据基质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浇水间隔时间。

施肥:夏堇施肥的最佳时间是隔一次浇水施一次肥,也就是每次浇水后,等基质稍微变干了,再进行施肥。施肥方法是将氮、磷、钾的配比为14:0:14的水溶性复合肥和氮、磷、钾的配比为20:10:20的水溶性复合肥交替施用,两种肥料的浓度均为75PPM。大约2-3周后,夏堇长出第四、五对真叶。穴盘苗的根也满穴了,这时,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基质:夏堇上盆基质在配置时需要的材料有园土、草炭、松针和珍珠岩。将园土、草炭、松针和珍珠岩按照4:3:2: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按照每公斤基质6克的比例加入缓释放性肥料,缓释放性肥料可以随着每次浇水不断释放出肥料,缓释放性肥料的有效期一般为三个月。然后加水使基质湿润,搅拌均匀。

盆具:夏堇的幼苗一般选择13x13厘米的盆具。移栽后,整个生长季不再换盆。

移栽:移栽时,将基质充分填充到盆具中。填充时,先用手指在基质中央挖一个洞,然后把夏堇的幼苗从穴盘中取出,整个放入挖好的洞中。夏堇适合浅植,栽植的最佳深度是基质刚好覆盖住幼苗根部。填充好的基质要与盆沿保持1厘米的距离,方便以后浇水。移栽后要马上浇透水。

上盆后的管理

水分:由于刚刚移栽上盆,小苗需要时间适应环境,这时的基质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要勤检查,保持基质湿润。如果发现只有个别小苗基质变干,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水。浇水量可以根据植株具体情况决定。大约一周,小苗适应新的环境后,就可以进行干湿循环了。也就是等基质比较干但幼苗还没有出现萎蔫时浇透水,这样循环往复。

施肥:夏堇在上盆后的一周内最好不要施肥。一般在上盆一周后喷施氮、磷、钾的配比为20:10:20的水溶性复合肥,浓度为200ppm。因为夏堇本身不喜肥,而在上盆基质中加有速效缓施肥,所以,夏堇在施过这次肥后,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就不再需要施肥了。

摘心:为了促进分枝,使成型后的夏堇姿态丰盈,多开花,需要进行摘心。具体操作就是从夏堇根部数起,留2~3个节,将上面顶尖的部分掐掉。摘心的时间一般在上盆十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