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蓍草为菊科蓍属多年生草本,具细的匍匐根茎。茎直立,高40-100厘米,有细条纹,通常被白色长柔毛,上部分枝或不分枝,中部以上叶腋常有缩短的不育枝。瘦果矩圆形,长约2毫米,淡绿色。
有狭的淡白色边肋,无冠状冠毛。花果期7-9月。西洋蓍草在我国各地庭园常有栽培,新疆、内蒙古及东北少见野生。叶、花含芳香油,全草又可入药,有发汗、驱风之效。
形态特征:西洋蓍草的叶无柄,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或近条形,长5-7厘米,宽1-1.5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叶轴宽约1.5-2毫米,一回裂片多数,间隔1.5-7毫米,有时基部裂片之间的上部有1中间齿。
末回裂片披针形至条形,长0.5-1.5毫米,宽0.3-0.5毫米,顶端具软骨质短尖,上面密生凹入的腺体,多少被毛,下面被较密的贴伏的长柔毛。下部叶和营养枝的叶长10-20厘米,宽1-2.5厘米。
西洋蓍草的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直径2-6厘米的复伞房状;总苞矩圆形或近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疏生柔毛;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椭圆形至矩圆形,长1.5-3毫米,宽1-1.3毫米,背中间绿色,中脉凸起,边缘膜质,棕色或淡黄色;
托片矩圆状椭圆形,膜质,背面散生黄色闪亮的腺点,上部被短柔毛。边花5朵;舌片近圆形,白色、粉红色或淡紫红色,长1.5-3毫米,宽2-2.5毫米,顶端2-3齿;盘花两性,管状,黄色,长约2.2-3毫米,5齿裂,外面具腺点。
生长习性:西洋蓍草耐寒;喜光和弱碱性土壤。西洋蓍草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及日照充足的环境。西洋蓍草分布在蒙古、伊朗、欧洲、俄罗斯、非洲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2,300米的地区,见于湿草地、荒地和铁路沿线,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西洋蓍草的栽培技术
播种方法:发芽适合温度15-20℃,春秋可分株或播种繁殖,播种多行条播。保持土壤湿润,约一周左右发芽。
栽植方法:苗出齐后,适当间苗,种子发芽力可保持2-3年,分株繁殖时可施以堆肥或少量油粕做基肥,则长势良好。性耐寒,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及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要求日光充足。
养护方法:生长适合温度5-25℃。夏季炎热多雨时,下部叶常变枯黄,应及时修剪并注意排水。
西洋蓍草的主要价值
功效:抗炎、抗菌、抗痉挛、收敛、促进胆汁分泌、利尿、化痰、退烧、激励、补身。多年生这种植物有很长的使用历史,尤其是关于心灵或身体创伤的治疗上。
属名 Achillea 是从人名阿奇历斯而来,在特洛伊战争时,他用西洋蓍草来帮他的士兵们止血;它的根部分泌物,可以帮助激发邻近植物对疾病的抵抗力;而且可以增强其它香草植物的药效。
新鲜或干燥西洋蓍草的花可用来做装饰性的花环。在烹饪使用方面,可以把嫩叶切成碎没加到色拉和起司的沾酱上。西洋蓍草尝起来有点苦味和胡椒般的辛辣味,而且相当美味。保养上可以浸泡西洋蓍草的叶子当作脸部喷雾或调理水。在医疗上,西洋蓍草的叶子可浸泡当成茶饮用,可以解决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
身体疗效:是种整体性的补药,因为西洋蓍草能直接影响骨髓并促进血液的更新。它可说是血管系统的补药,可改善循环方面的一些毛病,如静脉曲张、痔疮等。对女性生殖系统极有贡献,因为它具有类似荷尔蒙的作用。可改善不规则的经期,尤其是流量过多的问题,以及更年期的问题、卵巢发炎、子宫脱垂和子宫肌瘤。
刺激胃与肠的腺体分泌,进而改善迟滞的消化功能。平衡影响消化系统的神经,促进肠胃的吸收与消化汁液的分泌,有助于绞痛和胀气。刺激胆汁分泌而使脂肪分解消化,也能使人开胃。它收敛的特性,有助于止住腹泻。
可用于发热型的感冒和感冒时的头疼,疏通汗腺,增加排汗,进而达到净化和降温的效果。据说能平衡尿液的流动,有益于尿液滞留和尿失禁。它舒解疼痛的特性,也可在背痛、风湿痛及头痛时派上用场。据说,蚊子下喜欢西洋蓍草的味道,因此可用来驱蚊。
皮肤疗效:可治疗发炎的伤口、割伤、龟裂的皮肤,以及溃疡,虽然缓慢但确实有效。它收敛的属性可平衡油性皮肤,另外,它也是知名的头皮滋润剂,可刺激毛发生长,进而改善落发、甚至秃头的问题。
应用:千叶蓍全草可以入药,用于医治风湿痛和毒蛇咬伤,在中国古代的《易经》中,用蓍草干燥的茎来占卜;中世纪的欧洲,用来作为啤酒的添加剂;17世纪时,其嫩芽常作为蔬菜,可以烹饪或作汤。
日本名为西洋锯草的西洋蓍草精油,像蕨类般令人联想起羽毛的叶片,别称1000片叶片,绽开白色花,在苏格兰被认为有驱除恶灵的力量,故来占卜当护身府,且被教会使用。
据神话记载,阿奇特巫师在特洛伊战争受伤时,士兵曾用西洋蓍草给予治疗。对强身、治万病有效的这种香药草,也以改善经痛等妇女病闻名。精油呈现美丽的蓝色,这是因含有称为母菊薁的芳香成分所致,能帮助杀菌或抗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