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花蓼(学名: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 Don)是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丛生,节部生根,节间比叶片短,疏生腺毛或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顶端尖,基部楔形,两面疏生腺毛,托叶鞘筒状,膜质,松散,顶端截形,有缘毛。
花序头状,单生或成对,顶生;花序梗具腺毛;苞片长卵形,膜质;花梗极短;花被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瘦果长卵形,黑褐色,微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6-9月开花,8-10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及西藏。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及越南也有分布。生山坡、山谷湿地,常成片生长,海拔600-3500米。
该种全草入药,治尿道感染、肾盂肾炎。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丛生,基部木质化,节部生根,节间比叶片短,多分枝,疏生腺毛或近无毛,一年生枝近直立,具纵棱,疏生腺毛。
叶卵形或椭圆形,长1.5-3厘米,宽1-2.5厘米,顶端尖,基部楔形,全缘,边缘具腺毛,两面疏生腺毛,上面有时具黑褐色新月形斑点;叶柄长2-3毫米,基部有时具叶耳;托叶鞘筒状,膜质,长5-8毫米,松散,具腺毛,顶端截形,有缘毛。
花序头状,直径6-10毫米,单生或成对,顶生;花序梗具腺毛;苞片长卵形,膜质;花梗极短;花被5深裂,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2-3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中下部合生,与花被近等长;柱头头状。
瘦果长卵形,具3棱,长1.5-2毫米,黑褐色,密生小点,微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
繁殖方式: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较肥沃,水源方便,透水、透气性较好的沙质地。育苗地的准备工作应在育苗前1年的11-12月做完。每个标准厢(长10米、宽1米)应准备厩肥200千克,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发酵处理,压实备用。
清除准备用作育苗床地的土壤里的杂物,按深20-25厘米深犁,越冬,在育苗前15天再翻犁1次,充分细化土壤;准备种子,地膜、农膜,竹子押笺,复合肥、普钙,敌克松、腐质土等以备用。
播种:育苗时间以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为宜,播种前对床土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敌克松2000倍液,浇足底水后播种,播种时每个标准厢(10平方米)先按30克的种子对细土500克搅拌均匀,后再对2000克细土均匀搅拌,分3次均匀泼撒在厢而上,然后插上竹片,盖膜压紧。
播后7-10天开始出苗。要注意观察出苗情况,特别是播种后的第7-10天,当发现有60%现苗后,要拔掉押笺,揭掉地膜,观察厢面是否缺水,如果不是十分缺水,可暂时不要浇水。
一般需要过4-5天,待大部分秧苗根系固定后再浇水。当秧苗出齐,根系固定后,只需做好苗床水分管理和除草工作。
移栽后要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刚移栽时,小地老虎、跳甲等危害严重,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小地老虎可人工扑捉,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防治:跳甲可用吡虫啉1500-2000倍液防治。
头花蓼为蓼科植物头花蓼的干燥全草或地上部分,别名四季红、太阳草、石莽草等。春、夏、秋三季采收,鲜用或晾干。头花蓼是贵州著名的道地药材,头花蓼也是苗药市场上的一种知名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