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草(拉丁名:Campanula L.)为桔梗科的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钟状,通常蓝色,喜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的气候,喜光照充足环境,可耐半阴。

风铃草全属二百多种,几乎全在北温带,多数种类产于欧亚大陆北部,少数在北美。我国近20种,主产西南山区,少数种类产北方,个别种也产广东、广西和湖北西部。

生长习性:喜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的气候,喜光照充足环境,可耐半阴。风铃花对温度比较敏感,生长适温13℃-18℃,发芽适温为20℃-22℃,冬季温度低于2℃则停止生长,茎叶开始枯黄。夏季28℃以上的高温对植株生长不利,30℃-35℃。

以上的高温,植株叶片会变黄脱落,甚至全株枯萎。风铃花在珠海地区夏、秋季不适合种植,在冬、春季种植较为适宜。风铃花喜干耐旱,忌水湿。因此,在雨天过多或土壤排水不良情况下生长不好。

导致叶片变黄,植株细长,节间伸长,花朵变小,可通过控制浇水调节植株高度。风铃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含丰富腐殖质、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为好。基质pH 值在5.5-6.2 之间为宜。

风铃草种植方法

风铃草也被叫做钟花,因其花朵与风铃类似而得名,目前有200多种,如钻裂风铃草、紫斑风铃草等,适宜在北温带生长,在欧洲比较多见,培育植株用来观赏。其枝条粗壮,茎细长呈横走状,叶子互生,基部的叶子一般为莲座状,单朵花组成伞状序或圆锥花序,花色主要有蓝色、白色等,清新淡雅。

繁殖方式:风铃花的繁殖以播种为主。广东地区以初秋播种为好,播种一般在农历7月下旬至8月初进行,到春节即可开花。从播种到开花需6个月左右,也可根据开花时间确定播种时间。

由于风铃花的种子比较细小,在播种前首先要选择好苗床。苗床应选阳光充足、地下水位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整地时要细致,深翻碎土两次以上,清除石头、杂草,碎土均匀,刮平地面。苗床主要害虫有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对苗床和苗木危害极大,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

另外,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10-12 小时晾干,然后将种子和沙按1:5比例混拌后再播。播前要浇透水,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播后不再覆土或薄盖过筛细土。播种后保持苗床微潮,但不要太湿,温度在20℃-24℃范围内,播后14-16天即可发芽。

风铃草怎么种

播种:风铃草是喜凉植物,最好在夏末播种,冬季慢慢生长后,春季就可以完成整个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光照时间至少要保证每天14小时以上,大约30天就可以开花,观赏期也会更长。

养护:播种之后,当小苗长出小根就可以移植了,选择浅一点的花盆就可以。种植过程中注意,不要将根系弄断。若若小苗长到5厘米左右,可以移植到10厘米左右的花盆中,待根系长满盆之后,再进行换盆,如此进行2~3次,可收获满盆的铃铛。

繁殖:注意为播种方式,细小平滑椭圆状的种子事先晒干之后保存好,在冬末春初时开始播种,尽量播在温暖的塑料棚中,可避开高温时期。经过整理的播种土面应平坦,浇满水后,将种子播匀。

土壤宜薄,幼苗要适当浇水,待发育后施复合肥。一般长到约10cm即可移栽或定植了。当然也可在成熟后立即播种,第二年就会开花,若是秋季播种,其花通常会到第三年开。

土壤:土质酸碱度应在5.5-6.0之间,疏松、养分充足、易排水,多孔基质,粘土占20-30%,内含铁螯合物,1m3施1-1.5kg完全平衡肥。

浇水:在胚根长出前保证水分充足,维持在高湿度水平,同时土壤随之保持湿润,可能的话在刚长出的幼苗上加一层粗粒蛭石,以保证水分不会流失。另外,正常情况下,浇水间隔时期土壤可以稍微干一些。

温度:适合生长的正常温度13-18℃。冬季没有霜降的气候,温度可以在3-5℃,在外面培育需保温。春天在15-18℃的温度培育5-9个星期,在13-15℃的温度下会增加养殖期。

阳光:它喜欢长时间的光照,日常光照14小时会自然开花,如果需要提早开花的时间,可以通过4小时间断黑夜30天处理调节。

施肥:一个星期按照1:1.5的比例交替施浓度在150-200ppm的氮肥和钾平衡肥,若要加速幼苗的生长,可以施加30-50ppm的钙氮肥,再施加钙肥。植株需要被施浓度为0.025%的硫化镁及铁螯合物1-2次,以保证这些微量元素。注意9月中旬后不可施肥。

虫害:其易患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喷上稀释15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就可清除。生长期间植株会受到蓟马和蚜虫的侵害,可通过喷上稀释1500倍的40%氧化乐果乳油除掉。

修剪:植株是不用在生长其调节和摘心,以开始可能外形不够整洁,但在后期的生长中会自然调节,也就用不着修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