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英文名:Gerbera),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细毛,顶生花序,多数叶为基生,羽状浅裂。株高30~45cm,头状花序单生,顶生花序,花色分别有红色、白色、黄色、橙色、紫色等。高出叶面20~40cm,花径10~12cm,总苞盘状,钟形,舌状花瓣l~2或多轮呈重瓣状,通常四季有花,以春秋两季最盛。

是现代切花中的重要材料。非洲菊花径较大(8厘米~10厘米),花期调控容易,现切花栽培面积逐年增多,应用日渐广泛。非洲菊还能耐长途运输,切花供养时间长;

如栽培方法得当,每株一年可切取30枝切花,实为理想的切花花卉。非洲菊花朵硕大,花色丰富,管理省工,在温暖地区能常年供应鲜切花。主要类型可分现代切花型和矮生栽培型,有白、粉、红、黄等各种花色。

生长习性:非洲菊喜冬暖夏凉、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忌炎热。生长适温20℃~25℃,冬季适温12℃~15℃,低于10℃时则停止生长,属半耐寒性花卉,可忍受短期的0℃低温。在华南地区可作露地宿根花卉栽培;

华东地区须覆盖越冬或在温室进行切花促成栽培。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忌粘重土壤,宜微酸性土壤,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中也能生长,但在碱性土中,叶片易产生缺症状。

起源演化:1878年雷曼首先在南非德兰士瓦发现非洲菊,同年布拉斯将其送到英国邱园。英国的林奇是最早进行非洲菊杂交育种的,他将非洲菊和绿叶非洲菊(G.viridifolia Sch.-Bip.)进行杂交;

育出杂种;其后,法国的阿德奈选育出切花用的品种;1950年以后,在欧洲育成新的品种;1980年还育成矮生盆栽品种,花期几乎全年不断。日本在重瓣非洲菊的育种上也取得优异的成绩。

此外,人们还育出许多远缘杂种,以非洲菊为母本,以金鸡菊(coreopsis basalis Blake.)或木茼蒿(Argyranthemum frutescens Sch.-Bip.)为父本,其杂种花型多似父本。

非洲菊花色基因遗传丰富,且异质性非常高,其子代花型、花色差异大,因此由优良的杂交单株可借组织培养迅速大量繁殖成营养系,因此品种随流行趋势更换很快,其花色以白、红、粉、橙、紫等为主,加上种间杂交融合容易,除以上固有色系外,也有许多中间色系。 

非洲菊的鲜切花挑选

挑选:非洲菊的花茎与花头的交接处较细、软,而花头又大又沉,易从颈处弯下头来。所以挑选时必须选花茎短粗的,这样才能让脖子处更有力量支撑花头。

非洲菊的花茎只有底部一小段是实心的,往上的花茎是空心的,然而非洲菊吸收水分主要就靠这一点实心,所以若是底部实心被剪掉就不要挑了!买回家要尽量快些放入水中,尽量不要剪掉底部的实心茎段。

整理:非洲菊的“脖子”细,花头很容易垂下来导致败落。所以颈处要想尽办法固定,如用软铁丝缠绕加固,再裹上绿胶带掩盖。非洲菊花瓣是由外向里败落,因此,当外层花瓣不好时,可以直接拔掉。

剩下的花心部分也很具观赏性。由于非洲菊花瓣极易破损留下伤痕,所以对其要小心。泡水水位到花茎长度三分之一即可,因为花茎质软易腐败,所以水位不宜太高。

保鲜方法:从花市上买回来的扶郎不用剪根,尤其是不要把根底的硬质结剪掉,直接把它放在水中就可以了,水放少些,浸到它的硬的底部就可以了,花桶要高些,最好到花头部分。剪过根部的扶郎容易烂杆,腐烂的特别快。

如果刚进回的货出现脱水现象,首先直接把它放入水中,如几个小时没有恢复,再稍微把根部剪成斜口放入水中。如果没有脱水,那是正常的弯杆现象。想把它的花头弄直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把它拿出来平放着,或者,用纸包起来放一两个小时后再放入水中即可。

烂根原因:非洲菊色彩在盛夏期,尤其在干旱缺水情况下,花瓣色彩黑淡;而在适温的9~10月或翌年3~6月期间所开的花,色彩鲜艳。这表明;非洲菊对温度和光照强度反映较为敏感,夏季需保持土壤的湿润、不受旱,遮盖50%透光率的遮光网,并向叶面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温度;

冬季应充分作好保暖工作、不受冻,夜间温度不低于10℃,白天不低于15℃,这些对提高非洲菊的鲜艳度均十分有益。此外,螨是非洲菊栽培中的大敌,一旦受害,不仅失去鲜艳,而且花瓣的形状也会残缺不全。

因此,务必确保整个生长期不受螨的危害,乃是保证非洲菊色彩艳丽尤为重要的环节。非洲菊烂根的原因多半是由于根部发生了根腐病,一旦发生难以根治。产生根腐病的外部条件是由于根部土壤湿度过高,根际长期积水,或者在露地长期降雨,会引起非洲菊植株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