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泡是一种草本植物结的果实,夏季开花,果时萼增大如灯笼状,圆卵形或近圆形,秋后成熟时外面那个皮是黄或暗色的,味酸甜,微苦。灯笼泡高25-40厘米,被细柔毛。茎通常微卧或倾斜,分枝甚多。
单叶互生,叶柄长2.5-4.5厘米,叶片卵圆形或长圆形,长2-8厘米,宽1-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渐窄,近于全缘或具不规则缺刻,有柔毛。夏季开花,花单生于叶腋,梗长6-12毫米。灯笼草的花期7-8月。
花萼钟形,长3-4毫米,5裂,有硬毛,果时萼增大如灯笼状,圆卵形或近圆形,直径约1.5厘米,包围在果实的外面,具有突出的5棱,无毛,花冠钟形,5裂,淡黄绿色。长约6毫米,近冠管基部有斑块,雄蕊5,着生于冠管基部,雌蕊1,花柱线形,柱头头状,呈不明显的2裂。浆果圆球形,径约1厘米,种子多数,扁圆形,绿白色。
生长习性:灯笼泡适应性很强,耐寒、耐热,喜凉爽、湿润气候。喜阳光。灯笼泡不择土壤,尤其是原产亚洲的酸浆在3℃-42℃的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
灯笼泡的栽培技术
春早熟:春早熟栽培酸浆的上市期正值初夏,由于生产成本不高,经济效益显著。1-2月在日光温室或风障阳畦内育苗,4月中旬晚霜过后定植于露地。5月下旬至6月开始采收。
育苗:一般在风障阳畦或日光温室中建育苗畦。育苗初期外界温度较低,为提高地温,建畦播种前15-20天应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苗床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0kg,浅翻、耙平,做成平畦。播前浇水,水渗下后播种。
种子可用45℃的温水浸种,或用0.01%的高锰酸钾液浸泡10分钟,防止种子携带病毒等病菌。然后用清水浸种12小时,捞出,放在20℃-3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待80%的种子露白后播种。
撒种后覆土0.5-1cm。立即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提高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0℃-25℃,夜间10℃-15℃。在最严寒季节,苗床温度不应低于5℃。出苗后进行间苗,间除过密、并生、伤残弱苗。
在2-3叶期,进行分苗,分苗株行距为10cm×10cm。苗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小苗期外界温度低,蒸发量小,可不用浇水。分苗期外界温度渐高,可7-10天一水。如苗床缺肥,可追复合肥一次,每公顷施100-150kg。
定植:定植地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75000kg,深翻、耙平,做成平畦。定植应在晚霜过后进行。在秧苗6-7叶期第一朵花初开时为定植适期。定植时应仔细起苗,少伤根系,以利缓苗。定植密度每公顷75000株左右,株行距为25-28cm×65-70cm。
田间养护管理
追肥:定植缓苗后,结合浇水追催苗肥,每公顷穴施或沟施腐熟的人粪尿7500kg,或尿素160kg。第一果实膨大后追第二次肥,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kg,以促进果实发育和植株生长。
采收中后期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肥。如基肥不足,追复合肥300kg。有条件时行根外追肥,把尿素、或复合肥配成0.2%-0.3%的水溶液,每3-5天一次喷布叶面。如果叶片肥大,节间过长,有徒长的表现,可喷0.2%磷酸二氢钾液控制。
浇水:定植时浇足定植水。缓苗追催苗肥后浇一水,即中耕蹲苗。蹲苗结束后,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5-7天一水,夏季每3-5天一水。中耕除草定植初期,每浇水后即中耕一次,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在初花初果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使栽培行变成垄,防止植株倒伏,并利于灌溉排涝。生长中后期及时除草。
植株调整:酸浆分枝多、匍匐性强,必须进行搭架。一般用竹竿插入土中,搭成人字架或篱壁架。植株每长30cm长即人工绑蔓一次。酸浆生长期为了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避免枝叶过多影响通风透光,避免结果延迟,应及时进行整枝打杈。
整枝分为双干式、三干式、多干式等,双干式为每株留2个主干向上延伸,余侧枝及早摘除。三干式为每株保留3个主干,余侧枝及早摘除。多干式为每株保留4-5个主干向上延伸,余侧枝及早摘除。在整枝过程中,主干越少,越有利于早熟,但总产量不高。多干式整枝,总产量较高,但成熟较晚。
结合绑蔓:应及时摘除侧枝、权枝。在拔秧前40天摘去顶心,使停止生长,集中养分结果。摘心后及时打杈,防止侧枝丛生。在保证一定量果实的基础上,要疏去过多、过密的花和幼果,使养分集中结较大的果实。疏果要早要轻,留果位置在植株上分布应均匀。开花早期可使用防落素20mg/L液沾花防止落花落果。
采收:酸浆果实成熟后自然脱落,人工捡拾收获,其质量最佳。成熟果外宿花萼枯黄,果实淡黄色,香味浓郁。如果果实成熟度不够,味差,则应催熟。可用2000倍的乙烯利喷洒果实后堆放,待其充分成熟。供贮藏或远销运输的果实,以带果外宿存花萼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