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玉兰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江苏等地,生长于海拔22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丘陵地,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本种叶倒卵状长圆形,花被片匙形,外面中部以下紫色等特征与近缘种白玉兰有明显区别。本种花直径12厘米,芳香艳丽,为优美的庭圆观赏树种。模式标本采自宝华山。

本种产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宝华山,产地仅存18株,濒危之急已达到绝种的边缘。更加上本种花太美丽,是园林观赏树种之上品,对植物分类系统之研究亦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因多种缘由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而且先开花后长叶。宝华山已划分自然保护区。南京、杭州及上海等地的植物园和园林单位已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宝华玉兰花蕾卵形,花先叶开放,有芳香,直径约12厘米;花梗长2-4毫米,密被长毛;花被片9,近匙形,先端圆或稍尖,长6.8-7.8厘米,宽2.7-3.8厘米,内轮较狭小。

白色,背面中部以下淡紫红色,上部白色;雄蕊长约11毫米,花药长约7毫米,两药室分开,内侧向开裂,药隔伸出成短尖,花丝紫色,长约4毫米;雌蕊群圆柱形,长约2厘米,心皮长约4毫米,花柱长约1毫米。

聚合果圆柱形,长5-7厘米;成熟蓇葖近圆形,有疣点状凸起,顶端钝圆。宝华木兰早期生长较快,成年树生长缓慢。实生树7-9年开花,嫁接树当年开花。花期3月中旬,果熟期9月中旬。

宝华玉兰的树干呈灰色或淡灰色,手感平滑。花开放的时候非常香,能顺风飘出好远。它的花瓣有9片,像汤匙,不同单株花色还有变化,花中部以下是紫红色,中部则是淡紫红色,而到了上部就是白色,长有7-8厘米。

生长习性:宝华玉兰产地年平均温度16℃,7月平均最高温度32℃,冬季低温通常-6至-8℃,极端最低温约-14℃,年降水量约900毫米。土壤为沙壤土,呈酸性反应。宝华玉兰只长在宝华山北坡,海拔必须是220米左右,离开这个环境就很难生存。

宝华木兰早期生长较快,成年树生长缓慢。实生树7-9年开花,嫁接树当年开花。花期3月中旬,果熟期9月中旬。宝华玉兰的产地年平均温16℃,7月平均最高温32℃,冬季低温通常在6至8℃,极端最低温约14℃,年降水量约900毫米。土壤为沙壤土,呈酸性反应。

宝华玉兰的文化背景

物种现状:宝华玉兰全球只剩下38棵了,濒危种。宝华木兰在原产地江苏省宝华山仅残留18株,最大者高11米,胸径45厘米,散生于稀疏的阔叶林中,全部存活在江苏镇江市的宝华山上。由于林下灌木层不断地坡坏,未见更新苗木。若不采取保护措施,将有绝灭的危险。

由于宝华玉兰繁殖全靠自然繁殖,没有人工的栽培介入,这也让宝华玉兰的存活量少得惊人。处在自然繁殖情况下的宝华玉兰,在生长早期会成长得很快,但当树龄到了成年之后,生长速度便开始放缓,要等10年左右才能开花结果,如此成长艰难的树木当然难逃绝种的境界。

保护措施:宝华玉兰自然分布于江苏省句容市境内的宝华山。为了保护珍贵稀少的宝华玉兰,1984年建立了面积为34平方千米的江苏省句容宝华山自然保护区,1996年改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这里地处宁镇山脉中段,山体东西走向,海拔437.2米,峰低坡缓,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1018.6毫米,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日照时数211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9天。土壤微酸性,土层较厚,为棕色土壤。

该区植物的森林群落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及由人工林演替而来的竹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油茶混交林等。该种的成年植株主要分布于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锅底洼(黄泥塘下方)、将军洞和小山头。

文献记载,在隆昌寺附近曾有零星分布的宝华玉兰,调查中没有发现。宝华玉兰在锅底洼分布相对较多,树高超过10米,最大树龄超过一百年,植株能开花结实,常与毛竹、紫楠、野核桃、枫香等伴生,但但林下岩石裸露,未见宝华玉兰的幼苗。

将军洞上方的宝华玉兰为10年前人工栽种,随后不断有毛竹和枫香、黄连木、红枝柴等阔叶树种侵入。如今,这里最粗的宝华玉兰胸径达8厘米,少量植株已经开花结果。

林下未见实生苗,但有少量的萌生苗。由于靠近公路和竹楼景区,人为干扰较大,有些宝华玉兰甚至遭到砍伐。截止到2013年10月25日宝华玉兰,在人工精心捉种、培育下,已有苗木数万棵。

宝华玉兰的花语:报恩。宝华玉兰经常在一片绿意盎然中开出大轮的艳丽花朵,随着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委实清新可人。宝华玉兰植株高大,开花位置较高,迎风摇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非常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