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艺术发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书画、戏曲、中医一样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国粹之一。但是,由于长期的社会动荡和闭关锁国政策,同广大世界缺乏盆景艺术的交流,竟致被各国把对盆景艺术悉心研究、广事宣扬的日本,误认为盆景艺术的发源地。
新中国成立后,内地盆景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因受制于当时极左思潮,也没有机会为世界各国所了解。直到改革开放,随着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及盆景艺术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多,才逐渐被世人所认识。不过,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内地的盆景艺术仍然赶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这里通过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盆景艺术的现状的扼要介绍,以期促进同世界各国盆景艺术的了解与交流,并从中受到启迪,打破故步自封和各自为政的局面,立足国内,放眼全球,让中国盆景更好地大踏步走向未来。
与深受日本盆景影响的欧洲盆景不同,非洲盆景则是在中国盆景薰陶下发展起来的。在1 950 年,两个中国人把中国盆景带到南非,从而引起当地人对盆景艺术的兴趣,非洲地处热带,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极为有利,资源也十分丰富,为盆景的拓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在中国人的指导和帮助下,盆景艺术得到较快的传播,盆景爱好者也日益增多,其艺术风格也近似中国的岭南派,但缺乏变化,总的说来比较单调。常用树种以金合欢、橄榄、猴面包树、非洲朴、刺桐等为主。
香港盆景:香港盆景是当地“花市”的四大畅销品种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香港由于地域狭小,自然资源极为有限,所用树种、石材基本上从外地运人。在气候方面与广东基本相同,宜于植物生长。
所以,造型技法采用蓄枝截干,修剪为主,蟠扎为辅,其艺术风格源于岭南派,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潇洒苍劲,富于变化。香港的青松观,可以称为香港盆景的收藏宝库,有盆景一千多盆。
其中不乏能代表岭南风格的珍品,既有孔泰初的雄浑遒劲,也有三元宫的潇洒飘逸,还有素仁和尚的高雅含蓄,但更注意在造型上的创新,追求清、奇、古、怪,尤其在奇与怪上下功夫,创作了一批别出心裁的盆景佳作。
青松观的盆景非常讲究景、盆、架的完美统一,观内有一座面积几百平方米的阁楼,珍藏着三四百件大大小小、形状不同的明、清古盆,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为了达到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观里不惜巨资,为300多件盆景作品配以清一色的造价昂贵的酸枝几架。
更难得的是,青松观经常举办大型盆景展览,每次展览耗资高达数十万港元,但一律免费参观,不收门票,其着眼点不在经济效益,而完全为了扩大盆景艺术的社会效益,促进盆景艺术的发展,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对香港盆景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伍宜孙,是位银行家,祖藉广东,也许因为出身园艺世家,得先人的真传,对盆景情有独钟,研究极深,有许多独到之处。
每到工余,潜心艺事,百炼千锤,精益求精,师法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锐意创新而又万变不离其“宗”,所创作的树桩盆景,无不立意深邃,布局简洁,依树坯之天然形态造型,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其作品曾于1968年、1969年、1970年连续3年荣获香港市政局花卉盆景展览比赛全场冠军奖。并于1971年~1972年应邀在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主讲盆景艺术。
鉴于世界各国在盆景艺术上多取法日本,伍宜孙从1967年起,以科学理论编撰专著,为盆景艺术辨本求源,以正国际视听,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近30年来,随着国际盆景艺术的日趋盛行,伍宜孙多次应邀出席参加各种国际盆景艺术会议或展览,蜚声世界盆坛。
1981年,美国《Bonsaijournal》杂志(冬季号),对伍宜孙的盆景技法和盆景作品作了全面评价,影响深远。为了向世界系统地介绍中国盆景艺术,伍宜孙于1969年出版了精装的《文农盆景》图集,图文并茂,附盆景作品照片200余幅,70余个品种。
尤可贵者的是,该图集为追溯中国盆景历史,特刊出北宋张瑞所作《明皇窥浴图》(画中陈设古松盆景)、元朝李仕行所作《偃松盆景图》、明朝仇英描绘晋朝石崇之金谷园(画中罗列多件树桩盆景)等多幅,证明盆景艺术发源于中国,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盆坛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