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芦荟(学名:Aloe chinensis Baker),是阿福花科芦荟属的多年生常绿肉质植物。也称油葱(《岭南杂记》),象鼻草(《纲目拾遗》),象鼻莲、罗帏草、罗帏花(《植物名实图考》),蔑草、龙蔑草、龙角、乌七。学术界称之为中国芦荟或华芦荟。

植株全高约80cm。叶近2列簇生,线状披针形,有黄斑,肉质多汁。长15-35cm。边缘有刺状小齿。花葶高达70cm总状花序有花数10朵,花黄绿色,有红斑,花期夏秋。华南地区常见栽培,也有野化。

用吸芽繁殖,越冬气温需15℃以上,适宜盆栽和温室种植。含蒽醌类物质较少,是理想的食用芦荟种。已载入中国药典。叶汁(干燥品为不规则团块破碎的颗粒,棕褐色或黑绿色)治烫火伤,咳嗽及利尿,也可美容。

形态特征:中国芦荟的根为须根。茎短,直立。叶簇生顶部,螺旋状排列,有时为二列排列。叶子肥厚,叶片披针形。叶长30-80厘米,叶宽3-16厘米,叶厚2.5-6厘米,叶子先端渐尖,基部略抱茎。

叶片浅绿色,有时有浅白色斑点大而明显,随着叶片的生长,斑点逐渐消失,叶缘有刺状齿。花为总状花序,高40-80厘米,花疏散,呈黄色,有时为紫色或带斑点,外有膜质苞片。花被筒状,中部以上6裂,雄蕊6枚,子房上位。果为蒴果,三角形,长约0.8厘米。花期7~8月。

中国芦荟的栽培技术:中国芦荟在夏季高温时有一个短暂的休眠期,要注意控制水分,不宜浇水过多。否则易烂根死亡。适时浇水是炎热夏季特别要注意的。

芦荟喜光耐热,但在夏季温度高、降水少时也要防止干旱,适当地浇水可获得更高的产量。浇水造成不能过量,一般5~10天浇一次即可。生长旺盛期土壤中养分不断被株体吸收,如不及时追肥就会影响芦荟生长。

有机肥一般肥效慢,不能等芦荟生长受了影响后再施肥,这样就来不及了。施肥一次不宜过多,不要沾污叶片,如果沾污要用清水冲洗。种植三年左右的芦荟就可采摘了。三年以上的叶子药用价值更高。

采叶时一般要从植株下部开始,成熟的叶片顺热肃下,不要伤害植株,并昼保持中体完整。因芦荟叶中水分占96%以上。破损的叶体中的汁液流出,对其营养是个损失。另外破损的叶子也不易保存,还会影响其它叶片存放。

到了秋季就要控制浇水,可采取喷水的方法,即使土壤比较干燥也没有关系,否则很容易烂根。秋冬季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注意尽量让芦荟多见阳光。室内盆栽芦荟可以放到避风向阳的地方。如果温度较低,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在早上9点以后,3下午点以前进行日晒。

中国芦荟的作用用途

观赏价值:中国芦荟叶色翠绿、花色艳丽,是花叶并赏的观赏植物,可点缀书桌、几架及窗台。芦荟可以清除室内的甲醛污染。

药用价值:中国芦荟四季可采,药用部分为新鲜叶片流出的汁液,蒸发至适当浓度,冷却凝固,鲜汁亦可用。性寒,味苦。根、花有小毒。有清肝泻热,通便消积,消疳杀虫之功能。

主要用于肝火头痛、目赤、热结便秘、惊痫、闭经、小儿疳热虫积、疥癣、痔瘘等病症。临床上应用于五官科,内科,外科,妇科,对肿瘤的治疗,X线损伤的治疗等。

中国芦荟在美容上的功效,芦荟中的有些成分对皮肤有滋养作用,可加速皮肤的代谢,减少皮肤皱纹的生成,使皮肤光泽丰润,富有弹性。对皮肤粗糙、雀斑、疤疹、痤疮等亦有较好的疗效。

芦荟含β-胡萝卜素、芦荟素A、芦荟苦素、芦荟大黄素甙、芦荟霉素、芦荟多糖,对肠胃病、肝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尤其对胃溃疡、消化不良、肺结核等疗效更佳;而对各种灼伤、烫伤和晒伤亦有显著疗效,具有抑制过滤性病毒、霉菌和癌细胞的作用。